聯系我們 

江蘇文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


免費熱線 :400-1100-196
聯系人:馬 總
手機:13952396878
郵箱:763813161@qq.com
傳真:0517-84890488
地址 :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營東北街19號

“好學生”弒師案提醒我們:心理健康和學習一樣重要

2017-11-16 點擊數:888

這兩天,一則“好學生”弒師事件刷爆了朋友圈,也刺痛了我們每個人的內心。事件的背后,折射出了我國對中小學生尤其是那些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,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多么匱乏無力。

事情是這樣的……

11月12日,47歲的中學班主任鮑方在辦公室被刺26刀死亡。行兇者是鮑方所帶實驗班的學生羅某,16歲的羅某平時成績不錯,曾經多次在班上考第一名。根據湖南省沅江市通報,發生在沅江三中的這起案件,系因兩人在辦公室發生爭執。在此之前,羅某曾對鮑方布置的作業產生抗拒。據了解,該生在校時成績很好,“是他們班的第一名”

只因學業問題上的小小爭執,學生竟然弒殺老師,手段兇殘令人觸目驚心。然而,就是這樣一個對班主任狂刺26刀的花季少年,曾是很多人眼中的“好學生”?!袄蠈嵍Y貌”“成績突出”,這是周圍人對羅某的一致評價,也是許多人心目中一個“好學生”應當具備的特征。表面上看來,這樣的定義似乎有其道理,但羅某弒師案的爆發卻在提醒我們重新審視“好學生”的定義:殺人奪命的羅某并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“好學生”,至少絕不是一個尊重生命、心理健康的“好學生”。

其實,從教育平等角度而言,所有學生都應當被一視同仁,本不應有“好學生”與“差學生”之分,但在教育實踐中對于所謂“好學生”與“差學生”的教育手段措施差異和重視程度差別卻是真實存在的。很多時候,學校和老師乃至家長,都會對“好學生”在知識學習上格外重視,而對“差學生”在行為品德上更為關注。這種區別對待很容易傷害所謂“差學生”的信心與自尊,對“好學生”過于看重學習成績其實也容易造成潛在傷害,這就是重視了學習忽視了心理健康,關注學習多,關注情緒少。幾乎可以斷定的是,從“好學生”到殺人弒師的變化過程中,羅某的精神心理問題累積絕非“一日之寒”,而是天長日久的焦慮與壓力聚集的結果。如果平時有人能夠對他的心理狀態更加關注,及時發現異常變化,助其正確排解內心的焦慮與壓力,他也許就不會走上這條路。

   “好學生”弒師事件提醒我們,教育要對學生一視同仁,不能歧視成績差的學生,亦不能高估所謂“好學生”的自我調節能力與心理健康狀態。何況,成績好壞其實并不那么重要,一個心理健康積極向上的學生,才是真正值得學校和家庭驕傲的“好學生”。

     對于學校來說,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學習教育一樣重要!






文章來源:北京青年報(11月14日)、正義網
匯編整理:蔡為為
本部客服微信:18952327238 
溫馨說明: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,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,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,敬請原作者諒解!如有涉及版權問題,敬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,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。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,敬請注明出處。謝謝合作!

漂亮人妻当面被朋友玩弄,当漂亮人妻当夫面被强了电影,人妻慢慢放弃抵抗开始迎合_国产